用好議題,讓訊息得以在市場傳遞
在90年代網路剛興起的媒體環境,消費者的資訊來源主要透過記者會的發布,在電視、廣播、紙媒與官網得到最新消息,屬於單向的了解品牌最新動態。而品牌從公關議題的操作能力,決定了話題是否在市場產生討論,進而篩出對品牌有興趣的消費者。
然而,其所耗費的人力、物力與費用是相當龐大的。因此在市場上操作議題的品牌,往往需要具備一定的經營能力與資源。
用好內容,搭配數據分析直達精準受眾
在行動網路與社群互動的時代,品牌已握有可直達消費者的溝通渠道,搭配著銷售經驗與數據分析,更能精準的找到且複製真正對品牌感興趣的消費者。
比起過去的「單向溝通、一擲定江山」的議題操作,現今的行銷環境有更大的包容力,允許品牌嘗試更多的內容創意,甚至還能把廣告內容投遞不同特性的受眾,藉此測試反應,找到誰是你的粉絲讀者、誰喜歡哪類的議題,擴大專屬於品牌的消費者量體。
只要行銷人員再推一把,就更容易讓粉絲們買單,養粉絲幾乎等於為自己養了源源不絕的新客,再搭配好的會員行銷重複購買,品牌就能進入成長的軌道。
「數據 x 內容x 受眾 x 渠道」正確,廣告就能加速業績成長
這麼說,難道傳統行銷就式微了嗎?其實不是,而是需要搭配數位行銷更能發會效益,例如在為新聞稿議題捉刀時,除了透過關鍵字趨勢工具來知道熱門搜尋之外,企業也能透過內容行銷,知道市場對哪些議題與字眼有反應,當然,議題與字眼必須與你的產品有關,不是胡亂蹭熱。
或進一步透過程序化廣告與數據分析,把「數據、內容、受眾、渠道」搭配出最佳組合,還能隨時改動數據條件、內容角度、投放受眾、媒體渠道,其自由度、傳散度大增,對比新聞稿不太可能一稿多發,反觀利用自媒體或數位媒體操作,企業就可以利用不同的主題來溝通同一件事,還能讓溝通的層次與對象更豐富。
此外,透過程序化廣告的投放,預算更為經濟且可掌控,後台數據也能一步瞭然,隨時調控,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行銷人員,善用程序化廣告與內容行銷的原因。
(圖說:一個內容廣告可以透過數位工具多渠道、多對象、多階段的投放,人群觸及與宣傳效益廣大)
數據驅動力,品牌整合行銷完成體
早期行銷人員就像是社會觀察家,需要時常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換位思考,以求議題的最大發酵,而現在有了行銷數據的累積,廣告工具的調適性,兩相加乘起來,才是完整且正確的品牌整合行銷。當數據與經驗的累積能被系統性的整合,對品牌才是永久可利用的資產。
所以如是CDP(顧客資料平台)、SCRM(社群顧客關係管理)的導入就有其必要性,因為品牌從第一天開店做生意的第一位客人,他的興趣、喜好與習慣,品牌都有其義務把他牢牢記住,才不枉費每一次行銷資源的投入。
無論哪個時代,好的新聞稿議題都能製造引爆點,而好的數據行銷操作,可以讓每次的廣告都產生有效的接觸點,且能用不同的「數據、內容、受眾、渠道」搭配出最佳組合,讓更多人看見你的商品與你想溝通的事。